步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碧绿的草坪充满生机,一群气势非凡的摩天大楼破空而立。在这群楼之中,一座造型独特、象征高新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火炬大厦高耸云天,与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交相辉映,成为西部边城建筑群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在这片热土上,一个堪称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区,正与摩天大楼一同崛起。这是一个辐射天山南北,雄视欧亚大陆桥的产业高地。
1992年8月,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一片七高八低的农田菜地上奠基了。这是新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这是点燃天山南北的第一支高科技火炬。但是,缺乏科技管理人才,资金短缺成为高新区起步开发的一大难题。
用高科技嫁接传统产业、嫁接新疆得天独厚的资源是知识经济产业崛起的一条起跑线。为了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来区落户,高新区按照“以存量保生存,以增量促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以土为本,以地生财,项目起步,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政策上倾斜扶持。在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先后出台了税收返还等一系列颇具吸引力的招商优惠政策。这些规定形成了较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宽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引入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使开发区形成生物医药技术、机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和新疆优势资源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成立了高新区教育中心,将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函授站转由高新区管理,并成立了乌鲁木齐第45中学。既解决了区内职工子女就学,也部分解决了区内人才需求和职工的继续教育问题。四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管理模式,建立“精简、高效、务实”的办事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许多企业从申请进区到生产出产品只需几个月时间,建设速度和质量均表现出了特区速度和水平。五是加大自我创新力度,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与自我创新、自创名牌相结合,积极实施火炬、星火科研计划项目。目前已有1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投试产。
七度春秋,七年耕耘,乌鲁木齐高新开发区作为自治区首府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初具规模。
7年来,高新区已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8亿元,已完成2.4平方公里的集中产业发展区的总体规划,1平方公里的产业区和0.6平方公里的第二招商区建设已全面展开。累计完成基建投资6.42亿元,总开工建筑面积64.9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7.6万平方米。
除了硬环境外,开发区更看重服务和管理优势,着力营造有良好文化内涵的投资环境。
象征高新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火炬大厦中西合璧、气势恢宏。优雅的环境和热情的服务吸引了大批客人光顾。“火为动力、炬是导向、自强不息、勤奋向上、庄诚敬业”的“火炬之歌”唱出了高新区人立志高科,奉献力量的心声。
记者来到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
1998年开发区工业经济增长幅度为43%,对乌鲁木齐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当年有21家企业产值超过500万元,有13家企业产值超过千万元,开发区已逐步成为乌鲁木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五大支柱产业均具有明显的国内、国外市场竞争力。
高新区引进项目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根本原因在于:坚持高标准,坚持没有任何污染和副作用,能全方位提高经济水平的项目才予以落户。
高科技药业的崛起,算是一个典范。
新崛起的新疆华世丹药业有限公司占地10万平方米,是新疆最大的一家按GMP(优良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设计管理的新型药业企业,将成为明天新疆的“杨森”。
新疆佳加钙企业集团诞生才4年,销售利税连年翻番。“佳加钙”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列为全国推荐的唯一补钙品,接着又荣获新疆名牌产品。在“佳加钙”内地销售大于新疆销售后,他们成功地收购了南京第四制药厂,实现了新疆名牌产品走向全国的目标。
新疆奇康制药厂是高新区的又一朵奇葩。厂长陈金成以他不显山露水的禀性,推出“前列宁”等拳头产品,一起步就将目标放在具有巨大潜力的民族医药资源的开发上。最近,“奇康前列宁”通过有关中草药滋补剂进入美国市场的一切法规手续,已获准在美国合法上市,打开了进军世界市场的大门。
嫁接改造是高新区人实现项目生产高附加值、经济效益最佳化的又一新思路。60年代大学毕业的管委会主任徐西华认为,高科技产业应是主导产业,引入高科技将对地方的区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委会始终强调以我国已经取得的高新技术成果为主,依靠国内科研技术力量,培育高新技术生长点,同时要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嫁接改造地方传统产业。管委会成功地探索并运用“一厂一角”、“腾笼换鸟”、“对接配套”、“国有民营”等多种方式方法对新疆轴承厂、新疆发电设备厂、新疆通用厂三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兼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有数十年建厂历史的国有企业迈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殿堂。
高科技不仅使新疆的资源化平淡为神奇,而且为传统产业点石成金。
新疆贝克禾纸品制造有限公司用新疆芦苇浆生产各类一次性碗、盘、盆、杯等系列餐饮具,年产量可达1.5亿只,产品可自然融解,亦可回收利用,是消除白色污染的最佳替代品,市场前景无量。
雪莲,是生长在天山雪线上的高寒植物;乌斯曼,是遍及南疆农村田间地头,被维吾尔妇女世代相传的生眉植物。经中科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和新疆药物研究所用高科技嫁接,成为独树一帜的美容化妆品之宝,其系列产品为中国首家两度荣获巴黎国际发明奖,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及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一首“达板城的姑娘”唱响了海内外,高新区充分利用新疆达板城特有的风能资源,把风能发电项目作为开发政策扶持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达板城风能发电已拥有5.7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去吐鲁番观光的中外游客,沿途就可看到许多巨大的风车屹立在戈壁滩上,风扇随风上下旋转,煞是壮观,蔚为一景。
优惠的政策,全方位的热情服务,良好的设施,为新项目、大项目进区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发区吸引更多的凤凰不断地飞来:华世丹制药、纵横低聚糖、特丰制药、天风发电、新捷石油、绿金啤酒花等企业都在高新区落户,并积极努力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和规模,可望成为高新区的支柱产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七年来,高新区累计引进三资企业总投资12757.8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中,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达13个。
它还有一串闪光的数字:截至1998年
——区内注册法人企业达到59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3家,三资企业46家。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300项,已实现商品化的134项,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43项;
——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9.76亿元,年平均递增46.4%;
——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5.94亿元,年平均递增55.9%;
——累计实现税收收入2.48亿元,年平均递增62.7%;
——累计实现进出口6893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4818万美元,年平均递增106.5%。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城雏形已经形成。
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培育了高新技术,谁就培育了未来。
现在,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东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均在酝酿之中。新疆位于这两个经济圈的结合部,搞得好,不仅可以和这两个经济圈同时开展经贸往来,而且可以成为两个经济圈的纽带,这将给高新区和新疆带来巨大的利益。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高新区人以昂扬的斗志,提出了更新更远的目标:到2000年,引进开发高新技术项目180项,出口创汇项目占项目实施总数的20%,抓好重点高企15—20家,形成高企集团2家,技工贸总收入上亿元企业3家,超千万元企业2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25亿元,工业总值8亿元,税收达1亿元。
火炬的光辉照耀着天山脚下的这片热土,高新区人要再为火炬增一分光,添一分热!